綻放在社區(qū)里的“警花”——記盱城派出所社區(qū)警務中隊中隊長馬蘭蘭
在盱眙縣盱城鎮(zhèn),提起盱城派出所民警馬蘭蘭,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她的“蘭蘭警務室”更是被市民津津樂道;“蘭蘭警官說反詐”系列短視頻一度成為熱搜,她也成為反詐“網紅”;“蘭蘭警官義巡隊”穿梭在盱城的大街小巷……
馬蘭蘭,2016年6月畢業(yè)于江蘇警官學院,同年9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盱眙縣公安局盱城派出所社區(qū)警務中隊中隊長。工作以來,她先后榮獲“全省公安機關校園安全穩(wěn)定工作成績突出個人”、淮安市“李樹干式派出所民警”、淮安市“優(yōu)秀人民警察”、“全市優(yōu)秀社區(qū)民警”、“淮安市優(yōu)秀巾幗維權志愿者”、“全市公安機關十佳女民警”、“第九屆盱眙縣十大杰出青年”等稱號,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嘉獎8次。
她從警之日就扎根在基層一線,身處離群眾最近的崗位,有著多年的“片警”工作經歷。工作中,她始終踐行著“楓橋經驗”,把群眾當家人,把警情當家事,積極探索警民共建共治新路徑,獲得了轄區(qū)群眾的認可和點贊,成為大家信賴的多面手“警花”。
走心走新 做群眾信賴的“宣傳員”
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高發(fā),馬蘭蘭深知群眾認可是做好反詐宣傳的基礎,要想把宣傳做到群眾心里,首先得主動貼近群眾。今年以來,她掃街敲門跑遍轄區(qū)5000余住戶,一戶不漏實現了全覆蓋,轄區(qū)電信詐騙發(fā)案數下降56.8%。
馬蘭蘭隨身帶著兩部手機,其中一部是反詐宣傳專用,一直都是響鈴模式。這部手機微信里共有43個社區(qū)微信群、13個場所行業(yè)微信群,加入群眾17000余人。一旦發(fā)現最新的詐騙手段,馬蘭蘭會在群里及時曝光,提醒群里的群眾注意防范�!巴砩�10時至11時是群眾咨詢的高峰期,指尖上能辦的就及時回復,需要現場核實的就跑一趟。”馬蘭蘭說。不少群眾因為看了群里推送的詐騙案例而主動向馬蘭蘭求助,由被動預警轉為主動預警,從而成功制止了多起詐騙案件。
8月27日晚,馬蘭蘭的微信上收到轄區(qū)居民秦某發(fā)來的求助信息,稱高中同學呂某要到國外做博彩“賺大錢”,已在廣州機場準備登機。意識到呂某可能被騙,馬蘭蘭接連打了21個電話。在溝通的過程中,她反復講解海外高薪工作的騙局,苦勸5小時,又自掏腰包為其充了3次、共計300元話費,還墊付了2000元返程路費,終于勸返了呂某。此事經央視網、法治日報、江蘇政法微信公眾號、江蘇電視臺等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數十萬網友留言點贊。
制作“反詐宣傳室”小推車,流動擺攤宣傳;利用夜市直播拉動人氣,現場發(fā)放小禮品;錄制“蘭蘭警官說反詐”系列短視頻,讓受騙群眾現身說法……腦子活、點子多的馬蘭蘭不斷地創(chuàng)新著方式方法�!疤m蘭姐對于新型詐騙伎倆研究得透徹,講得明白,臨場應變快,聲音又溫柔,每次戶外宣傳都會吸引很多觀眾�!�9月份,在全市公安機關反詐宣講比武競賽中,馬蘭蘭憑借過硬的宣講功底,榮獲了“金牌反詐宣講員”一等獎。
善用民力 做群防群治的“帶頭人”
作為一名“片警”,馬蘭蘭肩上的擔子不輕。她轄區(qū)面積6.1平方公里,有14個自然巷道,居民5038戶,常住人口9186人,流動人口300余人。面對復雜的治安形勢,馬蘭蘭認為必須充分發(fā)動群眾積極參與維護社會治安,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實現變民力為警力。而想讓群眾主動參與到社區(qū)治安防控中來,前提是做好服務工作,建立起警民之間的親近感和信任度。
為了做到“人熟、地熟、情況熟”,馬蘭蘭每天都會走進社區(qū),穿梭于大街小巷,她用每天平均2萬多的步數將社區(qū)基礎情況不漏一人、不漏一戶、不漏一事地摸清摸透。走進轄區(qū)與群眾交朋友“混個臉熟”,通過熱情服務與群眾“處朋友”是馬蘭蘭多年來社區(qū)工作的經驗。
幫助轄區(qū)孤寡老太修好漏水管道;疫情期間為居家隔離的群眾送菜、倒垃圾;勸回與父親慪氣而離家出走的孩子;辨認50多張照片,連打100多個電話,幫走失老人找到家人……對于轄區(qū)群眾的需求和困難,馬蘭蘭從不推諉拒絕。好事做多了,轄區(qū)里群眾自然對她熟絡起來、信任起來、親熱起來。
2021年,淮安公安創(chuàng)新推出“淮上義士”隊伍品牌,凡是有意參與平安建設的熱心群眾都可加入。上級部署與基層實際不謀而合,于是,馬蘭蘭憑借扎實的群眾基礎,動員轄區(qū)群眾積極參與,不到一個月組建了“蘭蘭警官義巡隊”。
隊伍有了,如何能更好地調動群防群治力量,使群眾始終保持熱情參與到轄區(qū)治安防控工作中呢?馬蘭蘭制定對應的積分獎勵辦法,根據義巡隊員參與治安巡邏、開展防范宣傳、發(fā)現安全隱患、協(xié)助調解糾紛等實際工作和發(fā)揮作用情況按月評分,使用社區(qū)民警工作經費,購買米面油、牛奶等實物進行送獎上門,并拍照轉發(fā)朋友圈,調動大家的工作熱情。對于事跡特別優(yōu)秀的隊員,她就上報參評“全市優(yōu)秀淮上義士”,今年以來,義巡隊共有5名隊員被市公安局表彰。
目前,義巡隊已從12人發(fā)展到258人,協(xié)助參與化解矛盾糾紛380余起,排查安全隱患900余處,幫助受困群眾150余次,制止多起打架斗毆事件�!按魃霞t袖章,亮明身份,提升群眾安全感�!绷x巡隊不僅成為馬蘭蘭社區(qū)警務工作好幫手,更為轄區(qū)群眾增添了一道安全保障。
暖心關愛 做留守兒童的“呵護者”
馬蘭蘭警務室周邊有7所學校。下午放學后,不少孩子會習慣地走進警務室。頓時,警務室熱鬧非凡。有的孩子自覺,就專心做作業(yè),有的孩子調皮打鬧,還有的孩子將馬蘭蘭拉到一邊說學校發(fā)生的事。一些有心思的孩子,馬蘭蘭就主動開導他們,解開他們的心結。
2019年,馬蘭蘭爭取上級支持,在“蘭蘭警務室”里打造了“留守兒童之家”。警務室里書桌、板凳一應俱全,為留守兒童提供免費電話、電腦查詢和打印學習資料、視頻設備等,還有課外圖書300余冊。
圖為馬蘭蘭在警務室給留守兒童發(fā)放書籍
“我的母親是一名警察,由于她平時工作忙,我小時候也像是一名留守兒童�!弊鳛椤斑^來人”,馬蘭蘭深知陪伴對于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她的警務室所在的城北社區(qū)是老城區(qū),很多青年選擇外出務工,不少留守兒童平時無人照顧,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安全,成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及在家看護的老人的一塊心病。
2020年5月的一天,小學生崔某向馬蘭蘭求助,稱自己將父母給的900元生活費寄放在了校門口的小店,現在店主不承認。交流中,馬蘭蘭得知,孩子經常被高年級同學索要錢財,所以才將錢寄放在小店。她當即帶著孩子找到學校反映,并帶著孩子向店主討要說法,成功將錢追回。
“從孩子們的言語中能發(fā)現這些留守兒童存在的安全隱患�!痹诰瘎帐依铮R蘭蘭不僅陪孩子玩耍,給孩子上課,幫孩子補習作業(yè),還定期開展防詐騙、防溺水、防欺凌、防毒品、防交通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用心呵護著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社區(qū)民警,就要把社區(qū)當成自己的家!”從剛走出大學校門就邁入工作的新警,到如今轄區(qū)群眾交口稱贊的社區(qū)“警花”,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熱情,讓新時代“楓橋經驗”更具活力,打造了基層社會治理新樣板�!鲋x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