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漣”心,群眾“薪”事速解
一天晚上七點,刺眼的車燈光將漣水法院的大門照亮,看清車牌號碼后,等候在門衛(wèi)室的漣水法院調(diào)解員陳軍林長長舒了一口氣,原告的看病錢有著落了。
事情還要從十小時前說起,彼時陳軍林剛為12名農(nóng)民工要回了工資,法律援助中心駐綜治中心的工作人員又領著一名當事人走進漣水法院在漣水縣綜治中心設立的陳軍林調(diào)解室,對陳軍林說:“陳庭長,這起欠薪案件的材料我們與被告核實過,被告沒有異議,但就是不愿意給錢!
接過工作人員手中的資料,陳軍林仔細閱讀起來。
這起糾紛源于2024年4月,原告在被告承包的某廠電焊工程中從事電焊工作,但直至調(diào)解當日,被告仍以原告做工不細致為由,拖欠其5800元工資。多次索要未果后,原告訴至法院。
“我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才來找法院的,您看我這腿,就等著拿錢去治療呢!痹嬷钢皇喟淖笮⊥日f。
陳軍林當即撥通被告的電話,然而剛說完打這通電話的目的,被告便發(fā)了火,撂下一句“沒錢,不想給”就掛了電話。
矛盾這么大?
陳軍林與原告詳細溝通后才知曉原因。這起糾紛的“導火索”是被告認為原告不斷煽動其他工人離職,所以對原告懷有敵意,不愿支付其薪酬。“我哪有這本事呀!毕蜿愜娏纸忉屖虑榈慕(jīng)過后,原告無奈地搖頭。
明白原委后,陳軍林又撥通被告的電話,耐心地釋法明理,順利化解了被告對原告的誤會。被告還說起了自己的難處:“其實我也想盡快將工資都發(fā)給他們,只是我的工程款沒到賬,沒錢發(fā)呀!”
陳軍林意識到這起糾紛有希望調(diào)解成功,便追問被告是否了解原告起訴的緣由。隨后,陳軍林講述了原告的病情與面臨的困難。見被告聽完后沉默了,陳軍林又從被告的角度解釋調(diào)解相較于法院判決對其影響更小。
陳軍林耐心細致的調(diào)解終于打動了被告,被告當即籌集資金,并驅(qū)車趕到漣水,將5800元交到原告手中。
終于拿到了工資,原告激動地握著陳軍林的手說:“謝謝陳庭長,沒想到您這么快就幫我要回了工資!
“最該感謝的是綜治中心呀!笨粗娴男θ,陳軍林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慨,自入駐綜治中心后,調(diào)解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
目前,漣水縣大力支持綜治中心建設,整合公、法、司、信訪等單位常駐,各類解紛資源協(xié)同發(fā)力,實現(xiàn)糾紛信息共享、快速反應、綜合治理,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
漣水法院立案庭庭長張健介紹:“綜治中心建設前,勞動爭議類案件當事人要想維護自己的權益,往往要在多個單位間來回奔波,比如需前往設立在信訪局的‘清欠農(nóng)民工工資接待站’登記、赴法院訴訟、向司法局尋求法律援助等。利用漣水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成建制入駐縣綜治中心的契機,漣水法院建立一站‘漣’心·破壁解紛機制,打破法院與行政機關、調(diào)解組織間的職能壁壘,當事人只要進入綜治中心就有法院工作人員全程引導,所有流程都可以一站式解決,極大提高勞動爭議類案件的化解效率!
據(jù)悉,截至3月30日,漣水法院今年勞動爭議案件新收案件數(shù)已同比下降58.5%。
■通訊員 張曙光 周鈺惠
下一篇:淮安區(qū)衛(wèi)健委“六個聚焦”推進衛(wèi)生健康工作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