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圖小利釀大禍,害人害己終受罰,淮安經開區(qū)法院審理一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案件
導讀:近日,淮安經開區(qū)法院審理了一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案件。被告人在明知他人實施網絡詐騙的情況下,為牟取非法利益,協(xié)助上家打印制作并張貼了5萬余張廣告貼紙于汽車后視鏡上,從中獲利2萬余元。這一行為直接導致被害人上當受騙,損失金額高達49萬余元。
淮安日報訊:近日,淮安經開區(qū)法院審理了一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案件。被告人在明知他人實施網絡詐騙的情況下,為牟取非法利益,協(xié)助上家打印制作并張貼了5萬余張廣告貼紙于汽車后視鏡上,從中獲利2萬余元。這一行為直接導致被害人上當受騙,損失金額高達49萬余元。
在庭審過程中,被告人后悔不已。他坦言自己最初只是貪圖小利,未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最終因此走上犯罪道路。該案不僅給被害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更凸顯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的隱蔽性和社會危害性。這起案件為我們敲響警鐘: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遠離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共同筑牢反詐防線。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是自然人或單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的行為。這類犯罪危害巨大,一方面為詐騙分子提供了犯罪工具,另一方面導致大量群眾陷入詐騙陷阱,造成財產損失。
反詐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廣大市民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了解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構成和危害,避免因貪圖小利而走上犯罪道路。同時,對“高薪兼職”“快速貸款”等可疑廣告保持警惕,不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不撥打可疑電話,發(fā)現詐騙線索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只有全民增強防范意識,才能有效遏制網絡犯罪,維護社會穩(wěn)定。
■通訊員 楊 陽
最新信息:
聲明:淮安114網(www.mfabu.com.cn)所刊載的新聞資訊均來源于互聯網新聞網站,淮安114網不生產、不制造新聞,僅為淮安本地網民提供新聞索引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核實情況后立即刪除!